the introduction of the party committee
1996年,考慮到黨員過組織生活的需要,在多方努力下泰華成立了黨支部,使黨員有了正式的歸屬。隨著企業的發展壯大,黨員人數的不斷增加,為更好的適應組織發展,在上級組織的支持和幫助下,2002年在成立北京泰華集團的同時成立了北京泰華集團黨委。黨委自成立以來在各個方面逐步發展完善,目前下設10個黨支部,開創了一條具有泰華特色的民營企業黨建之路。
北京泰華集團黨委組織機構圖
二、黨建特色
【發展模式】泰華黨委立足集團發展,逐漸形成了具有泰華特色的“一二一”發展模式,即以企業發展為導向,黨組織建設與企業建設同步發展,精神文明與物質文明同步推進,形成以員工為核心的發展態勢。同時,泰華黨委根據企業的實際情況,以“支部建在項目上”為指導思想,適時的調整支部的設置,并根據員工的工作性質和所在單位調整所在支部,使行政單位和支部能夠更好的配合,便于員工參加黨組織活動,使黨員能更好的發揮模范帶頭作用。
【法制建設】泰華黨委通過不斷完善與國家法律法規相配套、又符合企業經營實際的法務管理體系,使企業發展步入了法制化、科學化、正規化的有序經營軌道。一方面,通過不斷的了解和學習國家的各項法規和政策,使得企業的經營更加適應時代的發展,科學的運營;另一方面,利用各種途徑提高業務的合法性以及員工的法律意識,使得企業的法制化和員工的法律意識得到了較大的提高。
【團隊建設】泰華黨委堅持圍繞企業的發展開展黨建工作,結合企業的發展戰略制定人才發展戰略,積極構建學習型企業和科學的人才培養體系,為集團培養了梯隊化的人才隊伍。一方面根據員工的實際情況,為員工提供合適的發展平臺,并進行靈活的調整,使得員工能夠充分發揮自己的能力和特長;另一方面通過泰華備人才會、泰華同學會參加交流會、座談會、培訓會等各類活動,提高團隊向心力和凝聚力。
【員工利益】泰華黨委始終致力于實現企業發展成果向全體員工的普遍惠及。薪酬福利體系的建立是黨委長期從事的重點工作,根據員工的特點和企業的實際情況,制定有激勵的薪酬福利體系,保證穩定的員工隊伍。同時,關注員工的實際困難,對有困難的員工及時的給予關懷和幫助,將正式的薪酬福利體系和實際的關懷相結合。
【公益事業】泰華黨委大力協助集團積極承擔社會責任方面,通過北京市慈善協會、中華慈善總會等公益平臺,組織多種形式的公益活動,使集團助學、助困、救急、救災及對公益性經營實體的建設與投入不斷深化,從最開始的助學、助困的單一性公益事業發展到后期科學化管理的公益事業,泰華黨委不斷的探索更多更好的方式承擔社會責任。
【黨建文化】泰華黨委將黨建與企業文化的建設充分的結合起來,通過演講比賽、知識競賽、趣味運動會、紅色之旅等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,營造和諧的企業氛圍,讓員工更加深切的感受和傳承企業精神。對外,通過企業品牌的推廣和宣傳,塑造了良好的企業形象。
三、黨建成就
近年來,集團黨委堅定不移地貫徹落實中央關于加強非公黨建的系列精神,緊緊圍繞集團發展目標,創新黨建模式,扎實開展黨建工作,充分發揮“把方向、顧大局、促改革、保發展”的護航作用,為企業各項工作提供了堅強的思想保證、政治保證和組織保證。驕人的業績得到了黨和政府的高度認可:集團董事長肖希鵬當選為北京市房山區第六屆政協委員、第七屆政協常委、集團總經理肖佳威當選為北京市房山區第八屆政協委員、集團黨委書記鄭利民當選為北京市房山區第八屆人大代表、集團常務總經理秦先均當選為四川達州市第四屆政協委員、集團資產副總徐曉梅當選為昌平區第五屆政協委員、集團青年委員張薇當選房山區第八次代表大會代表。同時,泰華黨委先后被評為“北京市企業優秀黨委”、北京市非公企業黨建交流項目“企業優秀基層黨組織”、“2018年非公企業黨建交流項目創建標桿”、“2018年北京市非公有制經濟組織黨建示范單位”等榮譽稱號。